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财气旺网 - 财气网 (https://www.caiqiwang.com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服务器 > 搭建环境 > Linux > 正文

Linux 硬盘分区 fdisk 和 parted 命令详解

发布时间:2022-10-11 12:59:57 所属栏目:Linux 来源:
导读:  在 Linux 中有专门的分区命令 fdisk 和 parted。其中 fdisk 命令较为常用,但不支持大于 2TB 的分区;如果需要支持大于 2TB 的分区,则需要使用 parted 命令,当然 parted 命令也能分配较小的分区。我们先来看看
  在 Linux 中有专门的分区命令 fdisk 和 parted。其中 fdisk 命令较为常用,但不支持大于 2TB 的分区;如果需要支持大于 2TB 的分区,则需要使用 parted 命令,当然 parted 命令也能分配较小的分区。我们先来看看如何使用 fdisk 命令进行分区。
 
  传统的MBR分区方式是一块硬盘最多可以分四个主分区,即使硬盘还有剩余空间,也无法再继续分区
 
  如果需要更多的分区,需要使用在扩展分区中创建逻辑分区的方式来实现,解决方法如下图
 
  fdisk 命令——查看新的磁盘信息
 
  [root@localhost?~]#?fdisk?~l
  #列出系统分区
  [root@localhost?~]#?fdisk?设备文件名
  #给硬盘分区
 
  注意,千万不要在当前的硬盘上尝试使用 fdisk,这会完整删除整个系统,一定要再找一块硬盘,或者使用虚拟机。
 
  信息的下半部分是分区的信息,共 7 列,含义如下:
 
  分区命令
 
  [root@localhost?omc]#?fdisk/dev/sda2
 
  输入p列出该磁盘目前的分区情况
 
  parted命令
 
  partprobe命令让内核立即读取新的分区表,这样无须重启系统,即可识别新创建的分区。
 
  parted分区工具属于GPT分区方式,和MBR传统分区方式不同,它受最多只能做4个主分区的限制,GPT分区提供了分区表的冗余以实现分区表的备份与安全。
 
  命令格式
 
  [root@localhost?omc]#?parted?【选项】?【硬盘?【命令】】
  1、查看系统分区表信息
 
  [root@localhost?omc]#?parted?/dev/sdc?print
 
  2、创建分区
 
  [root@localhost?omc]#?parted?【硬盘】?mkpart?分区类型?文件系统类型?开始?结束
  其中,mkpart指令为创建新的分区,分区类型有:primary,logical,extended三种,文件系统类型有:fat16,fat32,ext2,ext3,linux-swap等,开始与结束标记区分开始与结束的位置(默认单位为MB)
 
  示例
 
  [root@localhost?omc]#?parted?/dev/sdc?mkpart?primary?ext3?1?2G
  ext3的主分区linux分区工具,从磁盘的第1MB开始分区,到2GB的位置,大小为2GB的主分区
 
  [root@localhost?omc]#?parted?/dev/sdc?mkpart?primary?ext3?2G?4G创建
  创建一个容量为2GB的分区,从硬盘的第2个GB位置开始分区,到第4个GB的位置结束。
 
  3、修改分区表格式
 
  [root@localhost?omc]#?parted?/dev/sdc?mklabel?gpt
 
  4、删除分区
 
  [root@localhost?omc]#?parted?/dev/sdc?rm2使用
  rm指令可以删除分区
 
  利用pared命令除了基本的分区创建和删除外,还可以进行分区检查,调整分区大小,还原误删除分区等操作。
 

(编辑:财气旺网 - 财气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